国际评论杂志|黄金假期,世界看到新的“移动中

“记录人类流动”、“旅游热潮凸显消费热潮”、“文体赛事拉动假日消费”。国际媒体密切关注中国刚刚结束的国庆和中秋假期。美国《环游世界》杂志报道称,从北京故宫到四川省九寨沟,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旅游业繁荣。媒体报道称,当国外许多热门旅游景点都听到说中文时,当挪威的一个小岛对中国游客关闭时,“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在度假”。 对于中国人来说,今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恰逢,是一个为期八天的大假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超级黄金周”?累计地区流动人口24.32亿人次,日均同比增长6.2%。前四天主要零售和餐饮企业的销售额至假期较去年同期上涨3.3%。截至8日16:00,国庆电影总票房收入已突破18亿元……从乡村游、文化游新方式,到“提着行李箱排队等候”的餐饮消费,中国消费市场就像按下了加速键。多元化的消费生态背后有哪些“新”理念? 绿色、智慧消费在圣诞期间十分流行。各大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节前四天有机及有机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0.1%,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6.8%。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AI)广泛深入地融入各行业,AI智能导游、AI行程规划助手等正在为消费者带来丰富的体验。 此外,随着新住宅小区的开发,全县消费以独特优势开辟经济“新蓝海”。平台相关数据显示,节前六天,各县家电销量同比增长55%。烘干机、净水器和洗碗机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80%。在一些地区,清洁机器人和集成厨房电器的需求比上年增长了一倍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服务消费是我国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展览、演唱会、景点等都可以成为消费增长点。以电影为例,中国电影产业目前正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多元化的消费经济转型。 “进城看电影”成为度假新趋势,不少电影拍摄地成为热门打卡地。中国消费市场不断提质扩容随着业务使用更加精细、场景更加丰富。 消费“振兴”离不开政治支持。今年以来,我国大力扩大消费,广泛扩大内需,构建统一的国内市场,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以假期期间流行的“三地码云游(京津冀)”为例。正是通过打破限制经济流通的僵局,区域间的“城际流动”进一步深化。近日,今年第四轮支持消费品交换的超长期国债专项资金在多个地区下发,旨在推广绿色产品和智能产品,提高普通家庭的普及率。 今年“超级黄金周”,中外游客再次“度假”。中国游客走向东方非洲大草原或深入帕劳,但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体验了一场穿越中国文化的旅程。据中国当局测算,假期期间日均赴日游客已超过200万人次,前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的中国游客也大幅增长。受中国对俄罗斯试行免签政策影响,相关平台俄罗斯旅客赴日预订量较上年增长75%。泰国《TTR周刊》等媒体指出,这个节日的重要性超越了数字,因为它象征着中国消费者信心和流动性的增强。中国旅游业的崛起是该行业将持续改善的标志。 中国“两节经济”的消费活力再次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近期,全球金融市场kets一直关注中国。外资持续多头持有中资资产,中国A股、香港及概念股市场活跃。 7日,由于全球经济复苏放缓以及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世界贸易组织决定大幅修改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预测,从1​​.8%下调至0.5%。报告显示,相反,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3.5%,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估称,中国正在通过贸易和其他活动对全球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并正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中国的“超级黄金周”,世界认识到了其长期潜力。假期期间,多国陆续实施新的加征关税es,而中国鼓励新的开放机会。 10月将在北京召开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制定未来五年发展的高层设计和战略路线。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于11月开幕。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国家综合展,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家企业确认参加企业及贸易展。正如许多跨国公司在《国际评论》中所言,中国的多元化市场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巨大商机。 (国际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