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也想上网吗?有利于老年人的互联网变革
- 编辑:admin -老年人也想上网吗?有利于老年人的互联网变革
2018年,一名大学生为奶奶亲手编写智能手机说明书的消息成为网络热门话题,老年人之间巨大的数字鸿沟问题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实施互联网应用适龄无障碍特别措施的通知》,要求相关网站和互联网应用参照《适龄互联网网站设计通用规范》和《适龄应用设计通用规范》,于同年9月30日前完成适龄无障碍解冻。适应老年人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四年过去了,改革进展如何?考虑到人口老龄化?当前的互联网环境是否更适合老年人?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提供“数字老花镜”今年1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到2024年,3000多个网站和应用将完成适龄无障碍改造,有助于缩小老年人之间的“数字鸿沟”。记者半月谈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互联网市场常用的软件大多已激活“老年模式”和“护理模式”,不少老人表示,这“很周到”。记者半月谈查看了受访老人的手机发现,相比普通模式,大多数应用的界面更加简洁,字体、字间距、行间距、按钮等常用操作也可以通过桌面上的专用按钮进行设置,使得一些短视频页面的操作更加简单。更少的弹出广告。陕西省咸阳市小聚灯福利服务中心的高年级学生在教室里学习如何使用智能手机。邵锐 摄 微信“关注模式”下的“听短信”功能也广受好评。王祥贵老人虽然不识字,但借助这个功能和语音转文字功能,他可以频繁地与异地的孩子进行交流。还可以利用微信朋友圈小规模销售自家种植的水果。在技术平台的帮助下,老年人正在加入录制短视频并在数字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浪潮。不仅老年人在网络上了解健康管理等话题,不少年轻用户也成为粉丝。用户名“美音奶奶”的账号分享了她每天做家务、玩抖音的视频博客。他有120万粉丝。其中一个置顶视频获得了 303 万个赞。许多人在评论区喜欢奶奶的都是20多岁、30多岁的年轻人。虽然这个账号是一个年轻人经营的,但让网友印象深刻的是奶奶不畏衰老、不服输的态度。此外,记录农村老人烹饪、尝试新潮美食的视频和账号也受到了用户的大量关注。“你的胸口很时尚”、“你的胸口充满了生机和血液”。老年人为年轻人提供精神价值,并将这种积极的反馈传递给老年人,让他们以年轻的精神享受生活。不同代人之间的精彩互动,让网络环境变得更加温暖。 “数字银发”不能只是表面现象。诚然,互联网目前正在考虑人口老龄化而发生变革,老年人不再完全脱离互联网社会。还有一群年纪较大的“潮流引领者”Ø 新兴。然而,记者潘月潭在采访中发现,目前的互联网环境并不完全适合老年人,很多老年人在将互联网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时仍然感到困惑。首先,很多老年人不知道有“老年模式”或“护理模式”,更不知道如何打开前门。不少接受采访的老年人表示,年轻一代虽然开启了“老年人模式”,但“对这个功能一无所知”。接受采访的老人薛宝然告诉记者,当邻居看到微信界面的字体变大时,他就把手机设置为大字体模式。他说他寻求有关更改的帮助,但他不明白为什么会有所不同。 “他们研究了一下午,但还是看不懂。”其次,大多数老年人对互联网信息缺乏足够的洞察力,算法很容易为他们制造一个信息茧,所以网上的内容一些平台违背了他们的价值观,导致他们购买劣质产品。一些老年人偶然发现了人类的数字人工智能“杀手锏”。受访者林英(化名)告诉记者,婆婆很担心,因为她不断收到含有“儿子儿媳不孝、侵占老人财产、将老人赶出家门”等相关内容的短视频平台轰炸。 “平时婆媳关系都很好,但自从我看了这个视频,我感觉婆婆对我们特别谨慎,沟通也少了,很难过。”林英告诉记者。还有不法新闻主播向老年人兜售健康食品、理疗器材等,声称能治病,以“处置”或“亏本出售”为借口,侵占老年人的财产,拖延老年人的生活。疾病的发作。此外,不少老年人还存在“看病难”、“买票难”等问题。他们不了解网上接待、打电话、预约医生、付款等流程,甚至害怕去医院。一些老年人被告知,当他们到达车站柜台时,当天的车票已经售空,导致他们计划的行程被延误。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他们的数字生活差距仍然很大。老年人的“网络之家”需要改革。在数字时代,老年人不应该是“他者”。他们还想看医生、打车以及通过手机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世界。面对这个问题,社会各方面都必须向老年人伸出援手。首先,要强化平台主体责任,加强对平台内容的审核和监管,确保老年人信息畅通以积极价值观为导向,控制虚假信息。如果内容是由AI生成的,则更容易识别。必须对其进行标记。其次,年轻人应该对老年人多一些宽容和引导,多分享数字生活攻略的照片和视频,详细讲解如何打车、买票、看病等。此外,要发挥社区的作用,为社区老年人开设“数字生活”课程。除了学习如何使用“高级模式”等基本功能外,还应该教会孩子辨别网络上的真假信息。教育和心理支持对于帮助老年人成功进入互联网发挥着重要作用。耐心、重复和鼓励是基础,不要表现出不耐烦。一次教授一个功能并重复几次。作为一名教师,通过明确的沟通提供足够的保证将此告知前辈。为了消除恐惧,他们说,“如果你点击任何电子产品,它都不会损坏。”如果老年人能够真正参与数字社会,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更加温暖的社会。 (评论员:潘月潭、王一静先生、范新阳先生)
